本篇文章905字,讀完約2分鐘
活動現場。 童笑雨攝影
中新網杭州9月30日電(童笑雨)能說語言的意思,不能說語言。 9月29日晚,在浙江音樂學院的盡善講堂,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以這樣的快語,盡了不同層次演員的藝術素養(yǎng)。 據他說,因為不能說話,所以一輩子都做不了好演員。
隨著《朗網民》、《見字如面》等朗誦節(jié)目的走紅,中文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熱門詞匯,略帶扎實臺詞的演員也再次被帶到了眾人面前。 濮昕就是其中之一。
作為在北京人民藝術劇場長大的演二代,濮存昕耳濡目染了老一輩演員的排練和演戲,也知道聲音的魅力。 小時候,經常聽到父親蘇民在廣播里朗誦《紅巖》。 小說人物很多,有好人也有壞人,但每個角色的聲音都很飽滿,聽了就知道人物的性格。
在他看來,臺詞最好的演繹不是字正腔圓,不是用畫聲畫顏色,而是自然的,是將角色臺詞內化為自己語言的自然。
有些演員經常被標點符號束縛,我也不是。 回憶的事,濮存昕也笑了。
這是在天津舉行的唐詩宋詞的朗誦會。 演出結束后,一位觀眾寫信給濮存昕,指出《將進酒》開頭念得太多而得意忘形,背離了李白當時發(fā)牢騷的事實。 收到批評信的濮存昕既不害羞也不生氣,經思考后采納了對方的意見,并在隨后的演出中作了改進。
你的作品、臺詞的解讀是什么? 很多人連本來的意思都不明白。 他指出,這是目前表演領域的通病,即演員語言妙招的缺失。 藝術大學畢業(yè)的孩子大多數沒有上臺動口腔的能力,沒有達到的能力。 這是因為他們沒有受過良好的基礎訓練,語言臺詞課、表演課、身體課都落空,失去了舞臺發(fā)聲技術的訓練。
一邊說著“/h/”,濮存昕一邊拉開與主持人的距離,不帶麥克風,讓話劇演員錯誤的發(fā)聲狀態(tài)和所需的聲音得以通透。
他笑著說,高中應該為學生開設閑談課,讓他們大膽地說,了解人物在環(huán)境中的語氣和心境。 練習之前,不要先記住語言,而是要好好了解人物的關系,把自己帶到狀況上去。
我不是科班出身,沒有上過專業(yè)的藝術大學,嘴里的功夫、語言能力不足。 盡管已經在舞臺上身經百戰(zhàn),濮存昕依然謙虛不善言辭,能說話依然是他對自己的藝術追求。
戲悟道,藝術修身。 他坦率地說,中華文化的dna是文案和語音。 我們是語言工作者,有說好語言的責任和權利。
標題:【快訊】濮存昕談表演:要成為一個會“說話”的人
地址:http://www.sxrongzun.com//myjy/213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