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893字,讀完約2分鐘
圖為戲劇《特赦》的劇照。 王昲宸攝影
施劍翹曲復仇的故事是民國時期最引人注目的奇案,許多文藝作品都以此為素材。 1935年秋,下野軍閥孫傳芳在天津的居士林被暗殺。 女刺客的施劍翹在拿到后,并沒有逃跑,相反大喊自己為父親報仇,沒有殺死無辜的人,而是轉身自首。 在這長達一年的法庭審理中,這個案件引起輿論的關注。 最后,施劍翹曲通過特赦的方法恢復自由。
不久前,國家話劇院制作的戲劇《特赦》將這個故事搬上了舞臺。 但是,與電影《一代宗師》和《邪不壓正》展現(xiàn)出施劍翹曲10年磨劍復仇的經(jīng)歷不同,《特赦》更關注法庭的審判過程,以及當時的輿論和民眾心理。
《特赦》的編劇徐瑛,在編劇界很有名,這次的作品延續(xù)了他凜然的風格,以筆為刀,直指人心,充耳不聞。 在劇本的構思中,從天津地到法院、河北省高院、中華民國最高法院,三次審判使用三種不同的方法,說明劇本,沒有冗余感。 報紙的呼聲和兩部以前流傳下來的戲曲串音,暗含著輿論對這場審判的參與,同時也起到了推動戲劇的作用。 在最初的審判中,在密集的鼓點聲中,四名律師舉起椅子,面向觀眾就座,彌漫著法庭莊嚴安靜的氣勢。 為雙方冗長的辯論臺詞辯解,強調(diào)編劇的實力。 徐瑛巧妙地將法律名詞和口頭語言結合在一起,半文半白的臺詞沒有給觀眾帶來理解障礙,節(jié)奏和節(jié)奏的設計使臺詞更加明快,為整個作品增添了許多靈韻。
同樣受到好評,令人耳目一新的,是李伯男導演出色的調(diào)度和舞美設計劉科棟的獨創(chuàng)性。
《特赦》的舞美是國內(nèi)少有的雙重舞臺上層使用法官席,下層使用律師席。 上段是舞臺,下段是觀眾。 上層進入回憶,下層強調(diào)現(xiàn)實上層是面向親人的私人空間,下層是面向媒體的公共空間… … 法庭內(nèi)外、時空交錯、虛實結合,將觀眾帶到現(xiàn)場,甚至產(chǎn)生了蒙太奇的效果。 雙重舞臺設計一景始終對導演的調(diào)度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。 李伯男善于運用音樂和光影變幻,有時緊張激烈,劍拔弩張,有時溫情脈脈,看到些許悲傷,留給觀眾在密集的大腦臺詞后一點吹氣的空間。
從當時近乎一邊倒的同情支持犯罪者,到現(xiàn)在冷靜地沉思著法律的意義和尊嚴,劇中劇外社會心理學的變化,折射出了人們法治觀念的進步。
李志
標題:【快訊】觀話劇《特赦》展示雙層舞臺的魅力
地址:http://www.sxrongzun.com//myjy/204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