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77字,讀完約2分鐘
光明日報泉州10月12日電(記者高建進、張詩瑤)在海底沉寂了近200年,流浪海外多年的400件德化窯青花瓷文物今天返鄉(xiāng)。 作為中國德化陶瓷博覽會的亮點,泰興號沉船德化陶瓷寶貝捐贈儀式12日在福建德化縣舉行。
德化是我國三大古瓷都之一。 德化陶瓷白見長,瓷雕技藝聞名天下,被譽為中國白的故鄉(xiāng),瓷藝術的搖籃。 清代青花瓷是德化中國白傳說迅速發(fā)展中的瑰寶,也是當時銷往世界各國的陶瓷文化藝術精品,其價格達到了陶瓷一盒銀的程度。 泰興號沉船故事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。
泰興號沉船是清代道光年間在印度尼西亞附近海域沉沒的中國商船。 1999年,這艘沉船被海外商業(yè)隊發(fā)現(xiàn),打撈出了水。 其中發(fā)現(xiàn)了35萬件德化窯青花瓷器,備受矚目。 泰興號沉船事故還原了被遺忘的東方歷史,驗證了德化瓷在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影響,為進一步研究中國瓷器的出口史和中國古代港口的貿(mào)易狀況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證據(jù)。
年11月,廣東泮廬集團董事長鄭長從未向英國購買10萬件泰興號沉船德化青花瓷,將這些沉寂海底近200年的國寶最終帶回祖國懷抱,實現(xiàn)了無數(shù)國民的熱情。 今年8月,鄭長將泰興號沉船德化窯青花瓷文物190多件無償捐贈給國家博物館。 這次中國德化陶瓷博覽會舉辦之際,他又無償捐贈了400件給德化陶瓷博物館,讓這些古瓷珍寶返鄉(xiāng)。
據(jù)專家鑒定,此次捐贈的清代德化瓷主要以青花盤、碗、杯、盤、罐、蓋碗等日用瓷為主,有靈芝紋青花盤碗、晨興半名香青花盤、梅雀圖青花蓋碗、圓點紋青花小碗等。 特別是青花盤具有典型的蚯蚓走泥紋,顯示出德化民窯風格的優(yōu)勢。 近年來,在德化桐嶺、梅嶺、東頭、后所等窯場出土青花瓷,發(fā)現(xiàn)其造型紋樣與泰興號沉船古瓷完全相同。
鄭長介紹說,這些珍貴的文物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象征。 一方面捐贈泰興號沉船瓷器,另一方面想發(fā)揚中國現(xiàn)代公司的家園精神,幫助海外流失的中國文物回國。 另一方面,希望通過這些文物的收藏和回禮,紀念中國古代先民不畏海路的困難,依靠智慧和韌性,開辟了偉大海上絲綢之路的民族精神。
德化博物館館長鄭炯鑫表示,在泰興號沉船上發(fā)現(xiàn)的35萬件德化青花瓷器證明,德化不僅在中國白旗代表,在青花瓷上也享譽世界。 他說,下一步,將對這些珍貴的古瓷展開整理和研究,進一步挖掘其歷史價值和制作技術,扎實地保護、傳承和創(chuàng)新中國陶瓷文化,使德化瓷在新時代煥發(fā)出新的光輝。
李志
標題:【快訊】“泰興號”沉船德化陶瓷珍寶歸故里
地址:http://www.sxrongzun.com//myjy/184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