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96字,讀完約3分鐘

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:不要,藍; 不要了,永遠的江姐姐

新華社記者白瀛、翟翔

她是“烈火中永生”的江姐姐、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之一、新中國兒童電影事業(yè)的創(chuàng)始人、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的首任廠長&hellip。 … 27日晚,青走完了99年傳奇的人生道路。

在中國電影界,她風平浪靜、德高望重、旗幟鮮明。 中國電影家協(xié)會副主席尹鴻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,藍色之死是中國電影界的重大損失。

青出生于1921年,九一八事變爆發(fā)后,隨家人遷居北平,七七事變爆發(fā)后,產(chǎn)生了去抗日根據(jù)地的想法。 途中,她被日本憲兵隊監(jiān)禁并鞭打,最終被救出。 1938年10月到達延安,開始新的生活。

在延安,愛好文藝的于藍在學習之余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演出,還成為了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實驗劇團的演員。 新中國成立后,她轉入北京電影制片廠,相繼出演《翠崗紅旗》、《龍須溝》、《林家店》、《革命家庭》等電影。

她全身心投入創(chuàng)作,把熱情注入角色,生動地描繪這些角色的靈活性和堅強,以表演服務中國革命,走進廣大觀眾的心中,她的電影形象不可磨滅。 拍攝《我的法國歲月》、《血戰(zhàn)臺兒莊》等電影的國家一級導演翟俊杰追憶記者說。

【快訊】別了,于藍;別了,永遠的“江姐”

而且藍色最具影響力的屏幕形象不過是1965年上映的《烈火中的永生》的江姐姐。

1961年,于藍讀了小說《紅巖》,決心把這些革命者的故事搬上銀幕,開始了幾年的訪問、改編,留下了30萬字的采訪筆記。 飾演江姐姐的話,她每次出場都會反復琢磨、實踐、排練,激發(fā)自己的真實心情。

她塑造的江姐姐形象不可替代,多年來為社會、青少年的成長起到了模范作用。 尹鴻說。

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會長侯克明說,青從青年時期開始追求革命,以學生的身份進入革命隊伍,和江姐姐的心靈相通,使她能從內(nèi)到外高度融合這個角色。

60在60歲之前,她是新中國最優(yōu)秀的電影演員之一。 60歲以后,她指導了整個中國兒童電影的創(chuàng)作生產(chǎn),為兒童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 侯克明追憶記者說。

1981年,青花甲之年,受命設立中國兒童電影制片廠,擔任第一代工廠長,代表中國兒童電影藝術的最高成就、國際矚目的精品制作。 其中,《四個小伙伴》獲得1982年意大利第12屆季福尼國際青少年電影節(jié)最高榮譽獎、共和國總統(tǒng)銀質獎章。 《應聲阿哥》獲得文化部1982年優(yōu)秀電影獎兒童故事電影獎。 《少年彭德懷》獲得1986年第六屆金雞獎最佳兒童電影獎。

【快訊】別了,于藍;別了,永遠的“江姐”

侯克明說,青90多歲的時候,多次參加兒童電影的審查,與對兒童的關心、對兒童電影事業(yè)的關心、她的后半生勾結。

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,在這他的記憶中特別慈愛,特別是有愛心的老奶奶接觸過好幾次。

凡事為他人著想,特別是為中國的兒童電影事業(yè)傾注了全部心血。 曙光回憶說,懷著對事業(yè)的執(zhí)著和追求、對人生的理解和態(tài)度,藍色在百年人生中取得了輝煌的事業(yè)成就,在國際上為中國電影帶來了巨大的聲譽。

她誠實親切,把演技的作用和自己的人性很好地結合在一起。 尹鴻說,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,這幾年她也特別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,從不擺架子,也從不提條件。

翟俊杰說,中國電影界應該學習對藍色事業(yè)的信念、責任和擔當,努力攀登藝術高峰。

:郭成

標題:【快訊】別了,于藍;別了,永遠的“江姐”

地址:http://www.sxrongzun.com//myjy/16829.html